1 潘建伟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并通过300米光纤连接的两个冷原子系综之间建立了量子纠缠2 墨子号卫星工程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负责,该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重要科学实验卫星其主要科学目标是在。
潘建伟及其团队研发了什么量子技术的应用
以往,由于对理想的单光子源和探测器的依赖,现实中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面临诸多安全威胁但潘建伟小组通过发展独立激光光源干涉技术,并与斯坦福大学合作开发了先进探测器,实现了测量设备无关的安全性,对所有针对探测系统的攻击都具备免疫性,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这项工作被国际科技界高度评价,不仅被。
2020年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这一突破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12月4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该成果,审稿人评价这是“一个最。
量子通信和计算技术潘建伟及其团队是国际上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卫星到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通过卫星中继实现了长距离和安全的量子密钥分发,还构建了光子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和“九章三号”,并实现了相位可编程功能,完成了对。
潘建伟及其团队研发了什么量子技术卫星
1、潘建伟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并利用共享密钥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该成果标志着“墨子号”已具备实现洲际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二“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优势 1技术突破“墨子号”在千公里外的外太空以10kbps。
2、2018年1月,中科大潘建伟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并利用共享密钥实现了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墨子号”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实验卫星之一,主要科学目标是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在此基础上实验广域量子密钥网络。
3、在量子通信领域,潘建伟教授带领着一队科研人员,利用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建立了由300米光纤连接的两个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 墨子号卫星工程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简称“空间中心”,该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
4、九章“九章”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2020年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